正风反腐就在身边|88个村摸清家底变“闲”为“宝”
正风反腐就在身边|88个村摸清家底变“闲”为“宝”
正风反腐就在身边|88个村摸清家底变“闲”为“宝”
6月20日傍晚,南京市(nánjīngshì)溧水区晶桥镇芝山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内,67岁的仓库管理员芮茂信忙着登记当天的化肥出库量;不远处的井山民宿前(sùqián),满载游客的大巴(dàbā)驶入,游客们放下(fàngxià)行李后提着竹篮直奔果蔬采摘园。
不出家门,靠着土地流转租金收入、合作社工资和(hé)村里的分红,老芮一年收入6万多元。“以前别说发展(fāzhǎn)了,村里一条像样的路都没有,地里长满杂草,哪能想到(xiǎngdào)现在(xiànzài)人气这么旺?”说起焕然一新的村庄,老芮藏不住笑意。
资产、资源(zīyuán)、资金,是村集体最重要(zhòngyào)的“家底(jiādǐ)”。如何守好这份承载着乡村振兴希望的“家底”?近年来,一场一体贯通查改治的专项整治在溧水区深入推开。
“我把党纪国法抛在了脑后,把代管的农村集体资金当成了私人口袋(kǒudài)中的钱……”接受审查调查期间,溧水区某镇原经管站站长(zhànzhǎng)孙(sūn)某某悔恨不已。4年多时间,孙某某利用资金监管和审批方面的制度(zhìdù)漏洞,先后10余次挪用(nuóyòng)集体资金。溧水区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镇(街)纪(工)委通力协作,仅用24天(tiān)查清了这起时间跨度长、手段隐蔽、涉案金额大的“骨头案”。
农村集体“三资”面广量(liàng)大,如何找准切口(qiēkǒu)、精准查处?溧水区纪委(jìwěi)监委全面起底2020年以来巡视巡察、审计调查、监督检查发现的突出问题和信访举报问题线索,经过深入分析,梳理出5大类(dàlèi)16个监督重点。为确保“一把尺子量到底”,溧水明确“8种立案情形(qíngxíng)”,对违纪违法问题严肃查处。
摸清家底,是专项整治的基础。整治前,虽已开展多次清产核资,但不少(bùshǎo)村的“家底”一直未见底。“过去林地每年象征性地收一点租金(zūjīn),一租就是50年。”芝山村党总支书记(shūjì)李其军回忆上任前的情景:当时号称“家里有矿”的芝山村,实则是尘土飞扬的采石场,村集体资产要么(yàome)在荒草中沉睡,要么以极低价格长期出租,农田长期抛荒,村民不得不(bùdébù)辗转(zhǎnzhuǎn)外地打工谋生。
“一个村如果连‘家底’都算不清,又何谈发展村集体经济?”溧水区纪委(jìwěi)监委派驻第一纪检监察组组长秦文清介绍,专项(zhuānxiàng)整治之初到(dào)一线核查,有的村干部说不清村里(cūnlǐ)到底有多少“家底”,甚至有的村上报的耕地面积与确权面积相差近千亩。为彻底理清这笔(zhèbǐ)账,区纪委监委和区农业农村局多次会商联动(liándòng),以监督体系思维贯通压实各方责任,指导督促村(社区)应填尽填、镇(街(jiē))核实把关,区级一线抽查摸排,对于屡次漏报瞒报问题严肃追责、公开通报。
经过几轮的(de)“上报信息—一线核实—推动整改”,溧水区88个涉农村(社区)的集体(jítǐ)资产底数越摸越清。
摸清“家底”后,进一步对“每一笔(yībǐ)花销”规范(guīfàn)透明管理(guǎnlǐ)。前几年,村级小型工程和采购类项目只能到南京(nánjīng)农村产权交易平台(píngtái)进行交易,来回路程近两小时,若材料缺漏还需多次奔波,诸多不便导致资产资源交易应进未进(wèijìn)平台现象屡有发生。去年12月,南京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溧水分中心正式落户南京国家农高区东部农业科技创新港,所有村级项目全部纳入(nàrù)交易平台。今年截至6月14日,全区完成农村产权交易205笔,金额8540.45万元,同比(tóngbǐ)分别增长38%、51%,综合溢价率5.6%。
更大(gèngdà)的管理变革发生在(zài)数据云端。溧水区整合多源数据绘制的农村集体“三资”智慧管理“一张图”。点开任意地块图标,流转面积、合同期限、租金金额等信息一目了然,资产资源交易(jiāoyì)情况变成可追溯、可预警的“明白账”“阳光账”。系统还嵌入纪委(jìwěi)监督模块,实现对“三资”管理的实时(shíshí)监督。
整治成效最终落实到沉甸甸(chéndiàndiàn)的民生账本。截至目前(mùqián),全区累计推动收回拖欠租金2400余万元,盘活25宗村(社区)集体闲置资产,涉及面积1.3万多平方米(wànduōpíngfāngmǐ),新增年租金95.66万元。
去年8月,芝(zhī)山村利用废旧矿坑的(de)闲置土地资源(zīyuán),引来总投资6.7亿元的大唐晶桥新能源综合利用示范项目,不仅每年能为村民带来固定分红,还代建了1万平方米(wànpíngfāngmǐ)标准化厂房;原先以5000元年租金出租的废弃场地,变成崭新的民宿楼,自今年(jīnnián)3月开门迎客以来,已接待(jiēdài)游客3万人次……资产盘活后,芝山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不断跃升,今年有望突破千万元。
新华日报(xīnhuárìbào)·交汇点记者 顾敏
青海(qīnghǎi)日报记者 王菲菲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