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冬天詩歌【五篇】(全文)

發布時間:2024-10-05 06:41:04   來源:詩歌鑒賞    點擊:   
字號:

選段一:A視之,見小橋之西,一人暖帽遮頭,狐裘蔽體,騎著一驢,后隨一青衣小童,攜一葫蘆酒,踏雪而來;轉過小橋,口吟詩一首。選段二:B自來天王堂取了包裹,帶了尖刀,拿了條花槍,與差撥一同辭了管營。兩個取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描寫冬天詩歌【五篇】(全文),供大家參考。

描寫冬天詩歌【五篇】

描寫冬天的詩歌范文第1篇

1.下列各項中的詞語書寫和黑體字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

A.分外(fèn) (sāo)

B.折腰(zhē) 妖嬈(ráo)

C.今朝(zhāo) 一代天嬌(jiāo)

D.遜色(sùn) 成吉思汗(hán)

2.下列黑體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大河上下(黃河) 原馳蠟象(奔跑)

B.須晴日(等到) 折腰(折斷腰)

C.略輸文采(差、失) 稍遜(差、失)

D.俱往矣(都) 分外(特別)

3.根據要求填寫相關語句。

(1)詞中描寫靜景的句子是:
,

;
化靜為動寫景的句子是:

, ;
描繪想象中美景的句子是:
, , 。

(2)由寫景引出議論的詩句是:

;
體現主旨的詩句是:

, 。

4.雪是名著中經常描寫的對象。請你閱讀選段,填寫下面的表格。

選段一:A視之,見小橋之西,一人暖帽遮頭,狐裘蔽體,騎著一驢,后隨一青衣小童,攜一葫蘆酒,踏雪而來;
轉過小橋,口吟詩一首。

選段二:B自來天王堂取了包裹,帶了尖刀,拿了條花槍,與差撥一同辭了管營。兩個取路投草料場來。正是嚴冬天氣,彤云密布,朔風漸起,卻早紛紛揚揚卷下一天大雪來。那雪早下得密了。

語段精練

5.閱讀《沁園春 雪》下闋,回答問題。

(1)請你根據下闋的內容完成對聯。

上聯:賞雪景抒愛國豪情

下聯:

(2)“江山如此多嬌”一句中的“嬌”這個詞有何妙處?

(3)作者評論古代英雄人物,對具體人物的評價又各有不同,分別用了“略輸”“稍遜”“只識”等詞。這些詞的使用說明了什么?(提示:從對評論對象批評的程度來看,從評論對象的歷史功績來看)

(4)請你說說文中的“風流人物”應具有的才華是什么。

(5)請你寫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一個風流人物并簡要介紹其事跡。

拓展訓練

6.閱讀《冬云》,回答問題。

冬 云

雪壓冬云白絮飛,萬花紛謝一時稀。

高天滾滾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氣吹。

獨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豪杰怕熊羆。

梅花歡喜漫天雪,凍死蒼蠅未足奇。

[注解]這首詩作于1962年12月26日。1962年冬,在國內,剛剛經歷了三年特大災荒;
在國外,極為猖獗。詩中的“虎豹”“熊羆”象征國際上的各種邪惡勢力,“梅花”象征以詩人為代表的革命者及不屈不撓的中國人民,“蒼蠅”象征經受不住考驗的人。

(1)詩歌的首聯描繪了一幅怎樣的景象?作者這樣寫有何深刻含義?

(2)詩歌頸聯中的“獨”用得好,請你簡析其有何妙處。

描寫冬天的詩歌范文第2篇

1.聽讀,創設氛圍,初步感知。學習一首新詩時,學生只有身臨其境,才能感同身受,因此,創設良好的教詩氛圍是詩歌教學的前提。教師可根據詩的不同內容,采用不同的聽讀方法,引導學生感知新詩,如播放影片、歌曲,聽錄音范讀等都是很好的“導入”方法,這讓學生在新課伊始就能初步感受到詩的整體感情基調。例如,學習胡宏偉的《長江之歌》就可以先安排學生觀看電視系列片《話說長江》片段,并讓學生課前搜集有關描寫長江的詩、詞、歌、文、圖、音像等資料,課上交流,使學意的理解,修改前面所劃分的節奏。因為節奏是詩人根據內容的需要對語言所作的精心組合,也是詩人思想感情發展變化在詩中的體現。因此,把握好詩的節奏,便是把握住了詩人的情感。只要明確了本詩的節奏,就容易讀出詩情。指名讀后,大家一起討論:為何重讀在這個詞里而不在生對長江有個初步的認識,然后教師范讀,學生就能初步感受到詩的感情基調,初步感知新詩的內容。

2.自由讀,個性感悟,體驗情感。學生對詩的內容、基調有了大概了解后,讓學生自由讀,小組合作讀。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劃分的節奏朗讀,在自由朗讀的過程中結合對詩那個詞中?為何停頓應劃分到此?這樣讀使學生從中感悟到了詩人的感情,也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化解讀。因此,不必強求一致。

3.大聲誦讀,抒感,完成審美創造。學生通過聽讀、自由讀已對詩歌有了完整粗淺的把握,多少有了些共鳴,這時再要求學生大聲地讀,讀出韻律美、節奏美,讀出自己與作者的情感共鳴,讀出自己的理想追求,實現審美再創造。學生通過反復自讀,基本能理解詩歌大意,了解詩人主要表達的情感,并能通過感情朗讀把自己的理解、感受表達出來,完成與文本的對話。

二、品悟新詩,走近詩人,讓學生樂說

1.“悟”是感悟詩歌。感悟詩歌的形象,感悟作品所抒發的思想感情。詩歌的特點——凝練性、跳躍性、模糊性,使學生對詩歌的理解產生障礙。詩歌“往往是跳躍式的,要由讀者憑想象去聯系起來?!苯處熢鯓右龑W生領悟新詩所抒發的感情是學習詩歌的關鍵。要在誦讀的基礎上,反復感悟琢磨,激發學生自己去想象,去發揮,通過想象領悟新詩形象,猜測新詩所蘊含的思想感情,走進新詩的情境,去感悟、去體驗,才有利于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

2.“品”是領悟詩歌的神韻,品味語言。詩歌教學應引導學生去“品”,在“品”中去發現、去把握、去挖掘、去想象、去發揮,從而領悟到詩歌的神韻,領悟到詩歌的美?!捌贰备匾氖且龑W生去品味詩歌的語言,教師可示范性地講一些精妙的語句,讓學生學會“品”的方法;
更要讓學生自己去“品”,以提升學生品味語言的能力。

3.“述”是強化形象描述,感受詩的形象?!笆觥币灤┯谛略妼W習的整個階段。教師在“述”的指導上,可以是運用富有感情的語言形象描述,引導學生進入詩境;
更應讓學生將自己的感悟用優美的語言表述出來。教師要根據詩的不同基調變換不同的情緒、語言和語調,把握描述的節奏,繪聲繪色地展示詩的情境。對學生的“述”,教師應教給方法,如引導學生從具體的敘述入手,抓住具體的形象,用語言描述出來;
再如引導學生借助想象,將頭腦中那一幅幅畫面描繪出來。

三、仿寫新詩,彰顯個性,教學生會寫

1.從仿寫入手,讓詩心在個性中躍動。新詩語言新穎、凝練,又不拘泥于通用的語法規范。在新詩教學中,伴以仿句訓練,既能使學生充分感悟新詩語言的奧妙,又能提升其遣詞造句的能力,進而與詩情感想碰撞,充分理解教材。如我在教學新詩《四季的腳步》第一段“春天的腳步”時,先指導學生品味詩歌的語言,體會詩歌遣詞造句的妙處;
其次指導學生想象詩歌中的意象,體會詩人的情感;
再次指導學生仿寫“春天的腳步”片段,抒發自己對春天的熱愛之情。同學們一個接一個地站起來朗誦自己仿寫的詩歌,他們把自己對春天的感受、喜愛完全融入詩中,仿寫出了不同的詩句,審美、理解、聯想和想象能力得到了提高。而后,我又指導學生把仿寫的句子整理成了一首贊美春天的組詩。

2.教學生創作詩,讓詩心在筆尖流動。學生學會了仿寫并不是教師指導學生學新詩的真正目的,學習新詩真正的目的是使學生在充滿詩意的語言環境里熏陶詩情、發展詩思、積淀詩語,從而親近母語,樂于創作。再如,我在教完學生仿寫“春天的腳步”這一段后,便讓學生仿寫“夏”“秋”“冬”的詩句,此時的指導由扶到放,學生寫出不少富有童趣的詩。例如:冬天的腳步悄悄/悄悄地/她笑著走來/北風唱起了歌兒/呼呼,呼呼/大地披上白色的外套……

描寫冬天的詩歌范文第3篇

一、抓住正面描寫

塑造人物形象離不開對人物的刻畫,尤其是正面描寫,古典詩歌也不例外。一般情況下,人物的正面描寫包括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外貌(肖像)描寫、神態描寫、心理描寫等幾個方面,雖然古典詩歌中的人物形象不比小說人物刻畫得細膩傳神、形象豐滿、完整全面,但是,詩歌是精煉的,每句話都經過了詩人的精雕細琢,詩人通過一個神態、一個動作、一個笑容、一個微妙的心理變化,亦或是人物的語言、典型的細節,就可以刻畫出人物形象,表現人物性格,反映人物思想情感。

比如,馬戴的《出塞》:“金帶連環束戰袍,馬頭沖雪過臨洮。卷旗夜劫單于帳,亂斫胡兵缺寶刀?!痹娙送ㄟ^外貌和動作描寫,塑造了戍邊將士英姿勃發、信心百倍、斗志昂揚、機智勇猛、英勇無畏的形象。第一句“金帶連環束戰袍”,刻畫出了戍邊將士那種全副武裝、神采奕奕的風姿;
第二句中的“沖”字是動作描寫,展現了戍邊將士勇往直前的精神;
第三句通過“卷旗”這個動作描寫,表現了將士們夜赴戰場的決心和英勇無畏的精神。

再如,白居易的《邯鄲冬至夜思家》:“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钡诙渲械摹氨ァ倍稚鷦拥毓串嫵隽嗽娙四糇纳駪B,用“燈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將“影”和“身”聯系起來,抱膝枯坐的“影”陪伴著抱膝枯坐的“身”,顯得形影相吊,表現了詩人內心的孤寂之感和思家之情。第四句,作者想象家人還圍坐在燈前,談論自己這個遠行之人,借助他人的聲音、語言,再次表現了詩人的思家之情。

二、分析側面烘托手法

側面烘托又稱間接描寫,分為以物托人、以人托人、以景托人三種。這種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不直接對人物進行描寫,而是注意環境、周圍景物、周圍人物等描寫對人物刻畫所起的作用,進而使人物形象更加鮮明突出。

比如,皎然的《尋陸鴻漸不遇》:“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坶T無犬吠,欲去問西家。報道山中去,歸時每日斜?!边@首詩的前半部分寫陸鴻漸隱居之地的環境、景色,后半部分寫詩人不遇陸鴻漸的情況,整首詩沒有一處著筆于陸鴻漸,卻寫出了他寄情山水、高潔不俗、灑脫放達的隱逸人士的形象。前四句中“野徑”“桑麻”“籬邊菊”“未著花”等景物描寫表明了陸鴻漸居住的地方很幽靜,頗有“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意蘊。

另外,“”是“花中的隱逸者”,而陸鴻漸家外籬邊未開的更凸顯了他的隱士風韻。后四句中“無犬吠”“問西家”“山中去”“歸時每日斜”,從側面烘托出陸羽不以塵事為念的高人逸士的襟懷和風度。

再如,戎昱的《塞下 曲》:“北風凋白草,胡 馬日VV。夜后戍樓月,秋來邊將心。鐵衣霜露重,戰馬歲年深。自有盧龍塞,煙塵飛至今?!笔茁撌亲匀画h境描寫,體現了邊塞地區苦寒的環境特點,目的是烘托邊塞將士生活環境的惡劣;
頷聯中的“秋來”“夜后”通過交代時間側面烘托了人物形象;
頸聯描寫了邊塞戰士長期而艱苦的戍邊生活,烘托出了飽受戍邊之苦、思鄉之愁的邊塞將士形象。

三、知人論世,關注背景

了解詩歌的創作背景對把握人物形象非常有幫助,所以學生要特別關注詩歌的題目和后面的注釋,這些都會給出一定的暗示。

描寫冬天的詩歌范文第4篇

一、明確閱讀步驟

閱讀詩歌時,一般可以分為三個步驟。

1.通讀文本

要想通讀,先看題目,再看作者,三看注解,最后才是讀詩文。很多詩歌初看題目就可以知道內容,比如是托物言志詩,是思鄉懷親詩,還是送別詩。如《江鄉故人偶集客舍》這個題目,有很明確的信息:故鄉人在外偶然相聚,而且是在客舍中,它的內容里一定有思鄉懷親之念,客居在外又有漂泊流離之感,宦海沉浮之痛,不忍離別之情。

問題是大多數學生不看注解,注解被忽略。教師一定要強調看注解的重要性,使學生養成看注解的習慣,知道從注解中尋找信息。

2. 判斷手法

分析語言技巧,包括修辭、表現手法、表達方式。正常的順序是,先找修辭,找不

到,再找表現手法,還是沒有找到典型的表現手法,最后才找表達方式,表達方式一定是有的。

很多學生表現手法和表達方式混為一談,眉毛胡子分不清。如果學生能夠記住表現手法的類型與每一種類型的典型例子,記住表達方式的類型及每一種類型的典型例子,他就可以像學數學一樣掌握了公式定理。

詩歌中表現手法十分重要,常見的有:

動靜結合,以動襯靜,以聲襯靜。一般在古詩中,描寫細微的聲音,如露珠滴落,石上泉水流動,秋冬鳥、蟲啼叫,落葉的聲響,魚兒跳動等,就是以動襯靜;
而描寫較大的聲音,如竹笛響,牛兒哞叫,簫聲,爆竹聲等,就是以聲襯靜。教師讓學生記住這些慣例,在分析表現手法時,他會一眼就得出以動襯靜,以聲襯靜的結論。

對比襯托。舉一個最通俗的例子就可以說明什么是襯托,問“很高的人和很矮的人走在一起會是什么感覺?”“胖子和瘦人站在一起什么感覺?”這里既是襯托,又是正反對比襯托。在影視劇中,墻上的鐘噠噠噠發出很響的聲音,為什么?這里的問題是,學生搞不清楚什么是正面襯托,什么是反面襯托。通俗的解釋就是好的,同類的就是正襯,比如兩個很高的人在一起;
好的和壞的,兩個相反的在一起,就是反襯。但是不同的詩歌,要做具體分析。

寫景抒情。如“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這是詩歌典型的

間接抒情。詩句究竟是什么表現手法,在腦子里梳理一下有哪些類型,對號入座。如“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第一句記敘,同時寫景,交代了時間、事件、環境,第二句抒情,情感的落腳點是“悲”字,交代了人物。

虛實結合法。教師可以明確告訴學生,送別詩往往是虛實結合的手法,明寫送別時的情景,虛寫送別后的情景,同時也是想象送別后的情景。學生記住了這個規律,只要一明確是送別詩,就可以基本上判斷采用了虛實結合法。

表現手法是考的最多的,學生往往會判斷失誤,如“白銀盤里一青螺”既是比喻,又是想象,很多時候,一句詩既有修辭手法,又有表現手法。很可能學生只判斷出比喻,不能夠判讀出想象。像這種情況,如果閱讀題目問的是什么修辭法,只須要答比喻;
如果問的是表現手法,就要回答想象。

表達方式只有5種:描寫、抒情、議論、說明、記敘。在古詩中,描寫、抒情是最多的,難得有直接議論的詩句,說明幾乎沒有,記敘是有的。在詩歌閱讀中,很少有分析表達方式。

3. 分析手法

答題包括3點:什么手法、什么作用、什么情感。

如“白銀盤里一青螺”是比喻的修辭和想象的表現手法,把湖水湖面比作白銀盤,把遠山比作青螺,形象生動地描寫了洞庭湖明麗的美景,又是想象,把洞庭湖想象成白銀盤,深綠色的遠山想象成青螺,表達了對山水美景的喜愛之情。

二、明確閱讀的答題模式

詩歌閱讀題目的類型最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意象類。判斷是什么意象,結合原句分析營造了什么氛圍,流露表達了什么情感。

技巧類。判斷手法,結合原句翻譯和分析手法的作用,明確是什么情感。

語言類。概括語言特點,結合原句分析語言特點,表達了什么情感。

煉字類。該字在詩句中的意思,把該字放入原句中翻譯、解釋分析作用、氛圍,表達了什么感情。

三、舉例理解閱讀步驟和答題模式

詩歌的三大特征是語言凝練,音韻美,飽含情感。教師在教授詩歌閱讀時,首先需要提綱挈領地告知學生,每一首詩歌閱讀的落腳點都是情感,詩歌就是為了抒情。而抒情包括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在詩歌中通常都是間接抒情。

以詩人戎昱的《塞下曲》(其六)為例,分析詩歌的閱讀理解。

北風凋白草,胡馬日VV①。

夜后戍樓月,秋來邊將心。

鐵衣霜露重,戰馬歲年深。

自有盧龍塞②,煙塵飛至今。

注解,①VV(qīn qīn):形容馬跑得很快的樣子。②盧龍塞:古地名。

這首詩歌的題目告訴讀者是一首邊塞詩。邊塞詩中的人物是將領、士兵,這類詩歌作者

對他們是頌揚、憐惜的情感,他們有報國、建功立業、思鄉懷親的愿望,這類詩歌的主旨往往是表達反對戰爭,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癡V”的注解可以幫助理解原句,“盧龍塞”是古地名,“煙塵飛至今”就迎刃而解,“煙塵”,借代的修辭手法,仗打得很久了,戰爭連年。

在這首詩歌中,典型的意象是“月”?!霸隆痹诠旁娭型ǔ1磉_思鄉,可是有學生說“你怎么知道邊將思鄉?”這證明,學生連閱讀古典詩歌最起碼的常識都不知道。但是,“月”不僅僅是表達思鄉,它的含義還有:清高孤傲,不同流俗;
感嘆昔盛今衰等,關于這一點,老師須要給學生講清楚,以免讀詩看見“月”就是思鄉。

首句為什么是“北風”?“白草”?因為東風是春天,北風是冬天。知道綠色的草,枯黃的草,也該明白白色的草是怎么一回事。凜冽的西北風中被霜打后又披著白雪的凋敝的枯草在瑟瑟抖動,可見天有多么冷。而胡人的馬天天都來侵擾。為全詩營造了肅殺的氛圍,渲染了邊塞緊張的戰爭氣氛,為將七的出場作鋪墊。

描寫冬天的詩歌范文第5篇

關鍵詞:謝靈運;
楚辭;
用典

        一、關于用典

        謝靈運為開山水詩一派的巨匠,他博采眾長,特別是吸收運用《楚辭》典故入詩。方東樹在《昭昧詹言》中指出:“康樂固富學術,而于《莊子》郭注及屈子尤熟,其取用多出此?!秉S節先生也曾慨嘆說:“康樂之詩,合《詩》、《易》、聃、周、《騷》、《辯》、仙、釋以成之?!眱扇私灾赋鲋x靈運詩歌運用《楚辭》典故的事實。關于用典,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說:“事類者,蓋文章之外,據事以類義,援古以證今者也。昔文王繇易,剖判爻位,既濟九三,遠引高之伐;
……斯略舉人事,以征義者也?!P庚誥民,敘遲任之言:此全引成辭,以明理者也。然則,明理引乎成辭,征義舉乎人事,乃圣賢之鴻謨,經籍之通矩也?!彼^事類,即是用典。劉永濟解釋說:“文家用典,實乃修辭之一法。用典之要,不出以少字明多意,其大別有二:一用古事,二用成辭。用古事者,援古事以證今情也。用成辭者,引彼語以明此義也?!边@里所謂的典故,是指凡引證歷史事實或前人言語入詩者,是就“用事”與“用詞”而言,在本文專指用《楚辭》之事,用《楚辭》之詞?,F存謝靈運詩歌有104首(其中3首存目,依顧紹柏的《謝靈運集校注》),包括19首樂府詩和85首雜詩,這些詩歌中大量運用了《楚辭》典故,本文擬對他詩歌用典的內容進行分析。

        二、運用神話傳說

        謝靈運詩歌中所用的神話傳說多為神話傳說中的仙人及仙境之物。如《順東西門行》:“揮斤扶木墜虞泉?!狈瞿?,神話傳說中的樹名,又名扶桑、若木。顧紹柏先生認為扶木取自《楚辭》屈原《離騷》:“折扶木以拂日”。王逸注云:“若木在昆侖西極,其華照下地?!弊髡哌@句話是說,揮斤砍下若木枝條拂拭太陽,也無法阻止太陽下山,黃昏降臨。旨在說明時間過得太快,表達作者的遷逝感?!毒徃栊小分械摹帮w客結靈友,凌空萃丹丘”出自《楚辭》屈原《遠游》:“仍羽人于丹丘兮,留不死之舊鄉”。丹丘指仙人所居之地?!岸鸹拾l湘浦,霄明出河洲?!逼渲小岸鸹省眰髡f是堯之女舜之妃子。這里實指娥皇、女英兩人,因受字數限制,故舉偏以概全。二人死于湘江一帶,成為湘水之神,稱湘君。屈原《楚辭》《九歌·湘夫人》云:“帝子降兮北渚?!钡圩又赶婢??!毒徃栊小愤@首詩為擬作,內容為描寫仙人生活,故詩中多用神話傳說。崑山、石林皆為神話傳說之地,川后、天吳分別為神話傳說中的河伯和水伯。

        三、關于景物描寫

        謝靈運詩歌汲取《楚辭》對景物描寫的手法,前人早有論述。清人陳祚明在《采菽堂古詩選》里說:“詳謝詩格調,深得《三白篇》旨趣,取澤于《離騷》、《九歌》,江水、江楓、斫冰、積雪,是其所師也。間作理語,輒近《十九首》?!标愳衩髅鞔_指出其詩歌師法《楚辭》景物描寫。

        縱觀其詩歌中自然景物的描寫,有春、夏、秋、冬四季不同景物的描寫。描寫春景,充滿了生機活力,如《東山望?!罚骸伴_春獻初歲,白日出悠悠。蕩志將愉樂,瞰海庶忘憂”。描寫在春天的某一天早晨,太陽冉冉升起,“我”出外散心,在山頂上看海,希望排解憂愁。描寫夏天的景物,如《發歸瀨三瀑布望兩溪》:“陽烏尚傾翰,幽簧未為邅”。描繪了一幅夏日圖畫:夕陽照耀著茂密的竹林,竹林長的很茂盛,顯得十分幽深,竹林在夕陽下尚可以穿行。描寫秋景,顯得有些蕭條,如《石門新營所住四面高山,回溪石瀨,修竹茂林》:“裊裊秋風過”。描寫冬天的景物,如《苦寒行二首其一》:“歲歲曾冰合,紛紛霰雪落”。天上下著雪,地上已經結冰了。冰天雪地的冬天,是那么的寒冷。

        謝靈運詩歌對山林物色的描寫,也十分有特色。他筆下的山,是險峻的。如《泰山吟》:“岞崿既崄巇,觸石輒千眠”。在云氣籠罩下的山,恍若仙境。如《泰山吟》:“石閭何晻藹,明堂秘靈篇” 。他筆下的竹林,是幽深茂盛的,稱之為“幽篁”。還有對傍晚太陽的描寫,如《善哉行》:“景躍東隅,晼晚西薄?!泵鑼懱栂律降臉幼??!扒鍟熌軍嗜?,游子憺忘歸”(《石壁精舍還湖中作》)。傍晚時清淡柔和的陽光,使作者忘記歸去。

        四、意象的運用

        謝靈運詩歌中多次使用了香草、美人等意象,如:杜若、蘭、桂枝、薜蘿、蘭苕、芙蓉、白芷、綠蘋、山阿人、美人等等。在《楚辭》中香草、美人有特定的含義,謝靈運汲取《楚辭》香草美人的手法,在他的詩歌中香草、美人也有著特殊的含義。先說香草意象,在謝詩中,香草作為一種獨立的意象,象征了謝靈運所向往的高尚的人格,“采蕙遵大薄,搴若履長洲”(《東山望?!罚?。若,香草名?!妒T巖上宿》:“朝搴苑中蘭,畏彼霜下歇”?!队文贤ぁ罚骸皾商m漸被徑,芙蓉始發池”。蘭,芙蓉,皆為香草,象征著品行高潔。這也從另一個方面說明了謝靈運的恃才傲物。懂得他的苦樂。他詩中的“美人佳人”大多喻指朋友、知音,他的詩里處處透露對知音的渴慕。那在現實生活中謝靈運有沒有遇到“賞心人”呢?從《從斤竹澗越嶺西行》一詩中我們可以得到答案。詩這樣寫道:“想見山阿人,薛蘿若在眼。握蘭勤徒結,折麻心莫展。情用賞為美,事昧竟誰辨。觀此遺物慮,一悟得所遣?!痹獎⒙摹哆x詩補注》曾對此詩作了詳細解釋,他說:“山阿人,《楚辭》云: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薛荔兮帶女蘿。本指山鬼,是時廬陵王已死,故托言之……事昧,謂廬陵王為徐羨之僭廢,尋復見殺。及己亦因此而出也?!笨磥碇x靈運的美人、知音,應該是廬陵王劉義真。劉義真死后,謝靈運作詩表現了對義真的懷念,以及對徐羨之等的不滿。如《石門新營所住四面高山,回溪石瀨,茂林修竹》:“裊裊秋風過,萋萋春草繁。美人游不還,佳期何由敦”;
《石門巖上宿》:“美人竟不來,陽阿徒昧發”。這里的美人指的應該是劉義真,或者是謝靈運苦苦尋覓等待的知音,這一等待的形象來源于《九歌·山鬼》。

        五、思想情感的抒發

欧美日韩一卡二卡三乱码_久久精品极品盛宴观看_日本a级精品一区_97国产公开视频在线观看